评论 | 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:2019-06-07
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,而不是一个小池塘。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,但不能掀翻大海。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,大海依旧在那儿!”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讲演时的这番话,展现出大国领袖的沉稳不迫与自信从容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。足球竞彩网:5月23日,面对美方挑起的贸易战,中方依然用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予以回应。
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、领导13亿多人民的大党,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来自哪里?
中国之大:抗击风浪的实力在那儿
中国的禀赋,一言以蔽之就是“大”。看人口,13亿多,世界第一,比西方国家加起来还要多;看面积,陆地就有960多万平方公里,比欧盟总面积还要大。英国学者马丁·雅克感叹于中国之大,声言中国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,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大陆。中国不仅有辽阔的国土、众多的人口、丰富的资源,有雄厚的总体实力、巨大的发展潜力,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政党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庄重豪迈地宣示:“大就要有大的样子。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,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、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。”
大有大的优势。还在中国尚穷的时候,邓小平同志就看到中国“块头大”的好处,1978年会见法国外贸部部长时说:“中国就是块头大,所以有点用处”;1979年在驻外使节会议上说:“块头大,决定了我们在国际政治里的分量”;1981年在回应美国的轻视时强调,尽管中国经济还落后,“可是我们有‘块头大’这个好处”。
新时代我们正由大而强。改革开放40余年中,我们创造了“中国奇迹”。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制造业第一大国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、商品消费第二大国、外资流入第二大国,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如果仅仅考虑制造业的话,中国不仅是排名世界第一,而且差不多是排在世界二、三、四位的美国、日本、德国之和。正是中国的长足发展,使得我们如“小树下藏不住大象”,必须直面世界,也让世界直面中国。正是中国变大变强了,才使当前某些怀有独霸世界心理的国家,感到不习惯、不舒服,从而无端挑起摩擦、加紧遏制中国。
大国有底气,更能抗风浪。在大海中,大船比小船抗风浪是常识,其实在国际政治中也是这样。最近几十年国际风云变幻,重大的国际经济政治风暴席卷全球,给不少国家带来重大的灾难性冲击,中国则显示岿然不动之势。回看一下:苏联解体、东欧剧变等多米诺骨牌戛然而止于中国,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只卷起稍许涟漪。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中国是大国。邓小平同志曾说,世界上最不怕孤立、最不怕封锁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,“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,人口这么多”。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整独立,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,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。事实表明,中国是大海,大海是容得下惊涛骇浪的,是见得惯狂风骤雨的。
大国有气度,更有风范。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,不仅在于力量,更在于胸怀。“达则兼济天下”“计利当计天下利”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无不体现大国担当、大国气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真理和道义制高点,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,贡献了独有的中国理念、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,中国显然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。
中国之韧:历经沧海的定力在那儿
中华民族饱经沧桑。在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中,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,就是不断战胜困难、不断取得辉煌的历史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,共产党人擦干血泪在南昌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。1934年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共产党人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长征壮举,挽救了党和革命事业。新中国刚成立面临美帝国主义的威胁,中国人民毅然断然奋起抗美援朝,维护了和平,捍卫了尊严。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重压之下,中国共产党顶住压力,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。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,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,“看庭前花开花落、望天上云卷云舒”,历史雕刻了我们民族淡定豁达的秉性。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:“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,中国依旧在这儿!面向未来,中国将永远在这儿!”
定力就是内心笃定,是对初心的牢记,是对使命的铭刻。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,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,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语中的。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,应变局、平风波、战洪水、防非典、抗地震、化危机。中国共产党人一路前行,扛住了狂风骤雨,顶住了滔天巨浪,取得了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胜利、推动了山河大变样的改革事业、走进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。
民族复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新时代强起来的征程中,不会是鲜花满地、敲锣打鼓,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、更为艰苦的努力,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牢记,“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”。我们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毅力,保持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信念,保持“乱云飞渡仍从容”的气魄,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,从容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、解决重大矛盾。
中国之本:人民是坚实根基
古希腊神话里有个人物叫安泰,这位海神与地神之子,每当遇上与敌人决斗时刻,只要脚不离开母亲大地,就会焕发出强大的力量。正如安泰与大地的关系,我们共产党强大的根基在于人民。与人民一起奋斗,中国共产党就有无穷的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:“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、发展、壮大起来的。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。没有人民的支持,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,就一事无成。”
回溯历史,正是人民带给了我们党不竭力量和自信源泉。毛泽东同志曾在《论联合政府》中写下了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”的至理名言。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。一个政党,一个政权,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。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,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。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,“人民拥护不拥护、人民赞成不赞成、人民高兴不高兴、人民答应不答应,是全党想事情、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”。2012年11月,习近平同志在当选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: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群众是真正的英雄。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。”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突出强调了人民的地位,“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,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”。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准确阐释,是对人民的崇高敬意,更是对有人民支持的伟大斗争的高度自信。回顾历史,“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,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,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,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。”展望未来,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、与人民同甘共苦、与人民团结奋斗,去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。党只有与人民在一起,才能无惧狂风骤雨,无惧激流险滩。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:“有这样伟大的人民,有这样伟大的民族,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,是我们的骄傲,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的底气,也是我们风雨无阻、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!”(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陶文昭 於天禄)